Year: 2013

  • Be a Blogger

    我想成为一个写博客的人。

    我有很多梦想,想去日本,想学会编程,现在我也想成为一个写博客的人。

    就在刚刚,读了一篇《Google Reader之死的忧伤》,实在是写的很好,文章初期部分观点不敢苟同,但再次建议有时间的大家稍微读一下。这里我摘抄几段:

    3、与此同时,知乎上的孙尉翔在回答《你怎么看待Google Reader被关闭一事?》的问题时,说出了我想要说出的内容。孙尉翔认为,假如真的存在所谓“blog精神”,那么它和SNS精神恰恰相反。RSS服务对用户提出了两项较高的要求:第一,用户形成了固定的品位;第二,用户愿意为自己的品位寻找内容来源。(换言之,Google Reader之所以小众,除了写博客这件事非常小众,还因为RSS对用户的要求非常小众)。这两个原因注定了Google Reader的用户极少,但是极其“重度”。

    在众声喧哗的广场,我们根本无法进行深度阅读。倘若按阅读深度排序,显然是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Reader(杂志)>门户网站>SNS。RSS的衰落只是从另一个角度告诉我们,这个时代的阅读正在滑向浅滩。出版业(以及电子出版)也在佐证:短篇小说比长篇小说好卖,散乱的学术随笔集比长篇的学术论著好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Google Reader之败,不仅是败给了无孔不入商业,更是败给了我们这个不断下滑的时代。

    12、记得我刚刚接触博客的时候,有的人开始哀叹:人们都不读书了,去读博客这种短小文章。现在博客凋零了,Google Reader的倒下,算是正式宣告了博客的灭亡。没有人会写博客,因为很少人愿意花一个小时、两个小时组织一篇一千字的文章。人们甚至不能持续十五分钟思考同一件事。写博客本身即是属于小众的物事,让全民写博客就是痴心妄想。对普罗大众来说,饮食、睡觉、围观、起哄才是正经事。

    16、但我依然希望有RSS订阅,希望人们依然写博客。我爱死Google Reader这样的RSS工具了。想一想都觉得非常酷:世界这样大,我可以为自己制定独一无二阅读目录,只看自己喜欢的人写的文章,不受任何编辑、算法推荐的影响,该是多好!

    或许我没有勇气在去自己建立一个网站来写文章、发照片,但是我希望在Tumblr这种轻量级的博客,能保持的发布下去。

  • 彻底没有Google Reader的日子

    以为开了Tumblr就可以尝试稳定发布,但是今天真的好累,很力不从心。

    还躺在床上的时候,睁开眼发现Google Reader已经不在了。好吧,我开Twitter先刷一把,再VPN挂上去刷Feedly,再VPN断掉看一下Instagram。

    人生就像这样折腾。有时甚至会想是不是该感激这样一个Hard模式,才会让自己学会什么GFW,DNS,hosts,Proxy,VPN….这种词眼。这是多么的病态,人类的生活不应该是这样被圈养的。(此处省略辱骂土共言论100句)

    要写今天这篇的目的其实源自Twitter上@gokeeper 转的一篇《Google Reader:信息背后的信息,无可替代的伟大》,其中一句 “也有很多(更多)人不能理解,Google Reader 真有这么重要? 我愿意告诉这些不理解的人:Google Reader,是信息背后的信息,无可替代的伟大产品!” (我希望有了解我意愿的读者阅读一下这篇文章,谢谢)

    的确是像这样,我天天在instagram上面喊着Google Reader要走了有多悲伤,相信绝大多数人只是会觉得这是一种无病呻吟罢了。

    谷奥的一篇《7 月 1 日,一起为 Google Reader 守夜,跟 Google Reader 缠绵到最后一刻》 中说到:“写到这里我已经哽咽了,我不知道7月1日到来的那一刻,我是不是真的会哭出来。我不知道刀起头落那一刻的具体时刻(美西时间7月1日凌晨0点?),但我希望那一刻越晚越好,哪怕只晚一秒,我也会珍藏起这一秒。”

    这样的感受我太能理解了,看似很夸张,会为了一款网络产品产生这样的感情。但就像有人说瑞士军刀一样:没有它的时候可以正常生活,但一旦拥有再失去它时,就觉得生活无法自理了。Google Reader的粘性也是异常的高,一旦习惯了这种信息获取的方式之后,门户网站可以完全不用去,微博这样的地方也只是进行纯社交浏览就好。

    我一直这样分配我的网络生活:Gmail接受最重要最及时的邮件,Google Reader接受新的知识和新闻,Google+上一批本地好友,Facebook上一批国外友人,Twitter上一批纯网友,Tumblr发布相册和心情。

    现在,失去了Reader之后原本的平衡被打破了,或许我要额外在Google+上关注一些科技类网站来获取新知,或许我可以用Feedly来代替,但是顺手程度远远不能和Google Reader相提并论。

    最后,贴上我的Google Reader的最终使用报告:

    2010/01/03 以降、計 198,772 個のアイテムを閲覧しました。

    3年半以来,近20万条新闻的阅读,平均每天阅读156条新闻。

    这样的数据,还有什么产品能做的到?

    R.I.P Google Reader. I love You.

  • 夏 象山 by DylanGang

    好朋友去象山的游记。这条线路的前半段我也游过,不过是在2007年这样,不知道现在那里变化大不大。

    夏天了好想去海边啊,但是在中国的时间似乎是不多了。

    “换上泳衣背着相机下水了。”,你又不是防水相机,我E-M5还没有嚣张的下水呢….

    总之好评!好想和DylanGang组成4人团队出游啊!

    dylangang:

    最近比较繁忙…今天终于有时间坐下来,记录这次旅游。

    夏天来临,一直想去海边玩玩,最初计划的目的地是离上海最近的嵊泗,携程上查了一下,嵊泗的行程居然要1000多,住的是新造的四星级酒店,带私家沙滩,但感觉不值,于是把目的地改为了象山,2个人600块还是可以接受。

    6.22 在黄埔旅游集散中心出发,开始了此次旅行,大约4个小时来到了象山。中午导游带到了市中心丹峰路海鲜市场。Cherry有备而来,带我直奔了一家点评好的店,点了一个盐烤海鲜拼盘,端上来时闻着有点焦味,吃起来还是很鲜美的。

    image

    Read More

  • OM-1 Japan 2012

    接着上一篇,这里全部放置2012日本之行的用OM-1拍摄的照片。

    发现两篇文章都是风景图为多,其实还拍了很多人物的,但是由于这里公开性较强,就不放很多出来了。所以OM-1的比较少。

    到处都有的小邮箱、盖邮戳什么的。

    宾馆楼下玩雪。

    福岛雪原。

    福岛雪原2.

    鹤城(会津若松城)(黑川城)。

    鹤城(会津若松城)(黑川城)下的稻荷神社。

    临时避难房内折纸。

    和服试穿。

    中央大访问。(坑)

    夜池袋。

    池袋站看BICCAMERA

    50mm f1.4的旋转焦外….

    小总结:OM-1作为1979年开始生产的单反相机,只有全手动档,能有一个小测光表已经是谢天谢地了。OM 50mm f1.4真的是一颗很棒的镜头,美丽而实用。这样一套组合是很靠得住的,但是却没有GR1来的那么有乐趣。

  • GR1 Japan 2012

    今天突然之间有个2012访日团的同组成员问我要当年的照片,我很吃惊。

    不过既然人家诚心诚意的问了,我这里也没有发布过,我就大发慈悲的发一下吧。

    先说说去日本的相机配置:索尼NEX5+ 16mm镜头+鱼眼转接镜,理光GR1,奥林巴斯OM-1+ 50mm f1.4+ 28mm f2.8。

    这里只放后两台胶卷机拍摄的照片,为了区分,先全部放GR1拍摄的照片。

    关于我的这台GR1的介绍请移步这里。胶卷有富士400,柯达200,桑尼200,记不清了。。。

    出发的飞机,第一次坐JAL。

    到达成田,这是我们坐的飞机。

    地铁改札口。

    光头指指点点找线路。

    池袋站出来就是DOCOMO的AKB48学割广告。

    乘坐大巴去福岛县。

    各式各样的自动贩卖机。

    福岛宾馆15楼外景。

    宾馆的另一侧是滑雪场。

    宾馆楼下的停车场。

    会津大学的食堂餐。

    会津若松城(鹤城)(黑川城)。

    郡山市的街道。

    给临时住宅内的避难民众包饺子。

    宾馆内泡温泉前的自拍。

    猪苗代湖的天鹅与野鸭。

    第四小分队的合影。

    喂面包的麻酱。。。

    天鹅船。(从这里开始GR1机背开始漏光….)

    会津若松城(鹤城)(黑川城)下的稻荷神社。

    会津若松城(鹤城)(黑川城)下的稻荷神社门口。

    继续麻酱。。。。

    宾馆内的第一餐。

    会见鸠山由纪夫。

    国会议事堂门前的守卫。

    日比谷公园。

    新宿街道上的SKE48车。

    坐错车去了原宿。。。。

    帮我买了正确车票的少年与山手线。

    新宿的电器街。

    新宿的小街道。

    新宿中古相机店。

    新宿小吃街。

    山手线新宿站内。

    山手线新宿站台。

    最爱山手线。

    涉谷,有日本胶卷摄影者在旁边拍摄。

    品川站外,新干线驶过。

    远眺彩虹桥。

    为了看彩虹桥去了品川。

    无印良品有乐町。

    无印良品门口,远处的新干线。

    银座很有银座的感觉。

    600JPY的拉面。

    占领整个车厢。

    机场随便拍拍。

    小总结,已经不想好好写每张照片都发生了什么故事了,也没有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希望听具体故事的人请找我….

    然后GR1真是太出色了,手感一流的它一用上就再也忘记不掉了。人生如果只能留一台相机在身边的话,一定是一台G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