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photologue

rank1

  • SONY NEX-5R

    上理日本中心真是一个相机集中的地方,当然中心主要是由莱卡压阵,其余的相机都是玩具什么的。今天就来测评一下其中之一的玩具,SONY NEX-5R。

    image

    不知道为什么,由于NEX-5R的外形,第一眼就容易招惹别人的喜爱,的确NEX系列独特的外形设计在众相机海中令人耳目一新,配上SONY擅长的工业设计、日系元素、多彩变化,令人第一眼就顿生好感。

    image

    之前自己也曾拥有过一台银色NEX-5,是NEX系列的第一代机型,令我惊奇的是SONY能将初代机就做到如此的完成度。而作为第三代NEX系列的NEX-5R,又会带来怎么的进化呢。

    之前的一篇『2013年4月,看M4/3与NEX系统』中已经提到了NEX系统的很多特点特征,作为拥有大型感光元件的单反画质级相机,值得好好测评一番。NEX-5R的16MP感光元件除了是较大的APS-C规格之外,在其中还埋下了25个相位对焦点,可以说在先天上就有着对焦准确度、速度上的优势。

    image

    看一下来自DxOMark的客观测试得分:

    本次的测评主要针对的是NEX-5R机身,对今天附带的两颗镜头:E PZ 16-50mm F3.5-5.6 OSS, E 55-210mm F4.5-6.3 OSS不多做评论。

    机身拿到手上依然是熟悉的手感,金属、塑料混搭的机身非常的扎实,内含着电池的手柄也是握感良好。机身按钮布局与前代们基本一样,肩部多了一个Fn键(整个测评中我没有使用过一次),按键属于脆性手感,根据以往经验,一段时间的使用后,滴答声会比较明显。5系列机身上依然没有热靴,只是有一个自己的配件插口在机顶,显得有几份鸡肋。

    image

    屏幕改变也不大,但是更加明亮,而且加入触摸功能,电阻式压力传感略鸡肋,可喜的是支架经过改良,可以180度向上翘起做自拍用。

    本机最大的机身改进就是右肩上的滚轮,也取代原机背滚轮成为相机主滚轮,如在光圈优先下它控光圈,速度优先下它控速度。后滚轮因此而解放,可以做曝光补偿使用,从此NEX的5系列与3系列明显划分等级。

    image

    但是相机的菜单还是比较难以入门,一方面为了针对入门用户,一方面又要加入足够功能,使得菜单臃肿而杂论,很难第一时间找到需要的选项。

    当然作为机身,还有很多功能被加了进来,比如可以安装App(据我所知都是SONY自家出品的,而且国行被阉割掉了安装的功能)。比如Wifi链接,我看过机主演示,感觉还是略有用的功能,但是还是不是怎么突破性的好用。

    老样子,电池、SD卡都是在手柄部位,插拔都非常的顺手。

    image

    在看过机身之后,搭配原有的16-50mm电动变焦收缩型镜头时,虽然说镜筒显得比较粗大,外观还是比较和谐的,而且手感也可以接受。但是由于该机机主有拍摄飞机这种需求,他就购入了一颗55-210mm长焦变焦头。这个头虽然重量还行,但是个头在NEX-5R机身上实在显得太大了,而且拍摄持握时基本是力量吃在拿镜头的左手上的。

    image

    当镜筒扭到最长焦端的210mm时,情况已经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了,原谅我没忍心再把半个镜头长的遮光罩给套上去,实在是不忍直视。

    image

    那,接下来依然是带来这一机两镜组合的一些样张,时间有限,都是在上海理工大学沪江国际文化园内拍摄完成,前部分都是16-50mm标准变焦镜头,后部分都是55-210mm长焦头。配合每一张照片我会谈一些感受。

    天气是阴天,中午13点拍摄。自动ISO上限3200,自动白平衡,后期LightRoom修图。

    image

    因为是3/2的胶片比例,所以竖构图的图会显得特别长,所以本次拍摄中我也尽量使用横构图来表达。第一张就是竖构图,NEX-5R的动态范围表现非常的良好,高光的树叶、暗部的房屋细节都有很好表达。

    image

    雏菊堆,比较杂乱,主要想测试一下对高光黄色的表达,细节还是略欠缺,而且在焦外表达方面色散比较多。

    image

    16-50mm镜头的50mm端拍摄,还不是微距极限,焦外马马虎虎,依旧是对黄色高光表达不够细腻。我拍摄时候再三确认直方图是没有爆的。

    image

    依旧是16-50mm镜头的50mm端,吧光圈收到f8.0为了获得最佳的表现,很辛苦A档+3曝光补偿拍摄。逆光下镜头还是有比较好的表现,中央树枝部分略有雾化高光溢出。不过这已经是很极端的情况了。

    image

    复杂环境下对色彩的表写还是很到位的,颜色都很正,依旧是有高光雾化溢出。但整体动态范围表现良好。

    image

    纹理表达是NEX-5R另一个让人很满意的地方。感光、运算、压缩都很不错。

    image

    依然是动态范围的测试、最上部树枝略有紫边现象,这样极端下也很正常。

    image

    NEX-5R对于色彩的表达非常讨喜,鲜艳而不失真。但总体还是往鲜艳这个方向多走了一步。

    image

    ISO800的纹理表达,依然令人非常满意。这是在光线很普通的室内拍摄的。

    image

    自动白平衡也非常可靠,但是容易让LightRoom有主动矫正至偏冷的趋势。也就是说本身机身是偏向暖性的,而在松下、奥林巴斯这边,自动白平衡一般会走向冷色调趋势。

    image

    ISO3200的纹理细节表达测试,动态范围和色彩表达稍稍开始出现问题了,但是出小图的话问题依然不大,有可用性。

    image

    对于人物的表达,我只能说这个色彩不是我最喜欢的,但也是比较上乘的表达了,当时灯光只有卤素射灯。ISO3200。

    image

    ISO800下细腻纹理的表达依然是完全没有问题,非常的放心。

    image

    色彩依旧是非常的讨喜,绿色十分翠绿,但是过于活泼一点。

    然后从这张图开始,我开始使用55-210mm长焦镜头了。

    image

    用55-210mm很容易就能营造出景深差,但是特别是这样的场景,要对焦到前一片树叶难度很大,相机总是更偏向于对焦到后部的大片区域。由于无法精确到一个超小对焦点区域,所以只能尝试多次。这在单反相机上应该不是问题。

    image

    漂亮的光影表达,这种高对比高照度静止物体55-210mm对焦也不会显得太薄弱。

    image

    焦外的表达上也十分赏心悦目,属于比较上乘的柔和焦外了。

    image

    那同一朵画的55-210mm镜头表达,ISO1250。

    image

    ISO3200,黑色相框上出现灰噪点了。可喜的是NEX-5R的噪点多为灰色噪点,彩色噪点较少,而且多出没于暗部区域。(自动暗部提亮功能也会让暗部噪点增多)

    image

    image

    image

    这一组是草地上奔跑状态的人与犬,55-210mm相对薄弱的对焦速度还是可见一斑,明显可以感觉机身想做出正确的判断但是镜头跟不上动作步伐,所以抓拍成功率在40-50%,而且都是使用较长焦端,就算基本对焦成功也是解像不是很实。

    总结:

    机身方面,NEX-5R加上了右键滚轮之后操作上了一小个台阶,之所以加个小字,是因为这个滚轮的手感还不是非常完美,也没有直感的操作。其余方面与几年前的NEX-5进化不大,持握良好但是操控度还不是很高端。然后机器反应速度进步也不大,部分操作有延迟,拍完照片马上按回放甚至会跳提示禁止该操作。

    画质方面,可以算得上是非常好的水准:动态范围、解像度、ISO表现都非常满意。但之前说的NEX先天周边画质的劣化也无法避免。但是实际拍摄中,主体往往在中间区域,所以四周的劣化不容易被人们所察觉,但是如果在对画质均匀度很高要求的环境下,如风景表现时,这个缺陷就会显现出来。

    image

    关于NEX-5R的对焦,的确是有明显的进步,使用16-50镜头的时候,对焦的干脆、速度都令人难忘,接近单反的表现了。但是对焦点的选择不太方便,本次拍摄中一直与中央区域对焦的,如果能快速上下左右选择对焦点的话就好了。(本次测试中全程关闭显示屏触摸)

    另外一些小改进点也不少,如快门迟滞明显的较NEX-5减小了。但是总体来说,NEX的5系列进化点还是不多,不足以让上一代机主有换机升级的冲动的。但不可否认,NEX-5R是一台能让人燃起摄影激情的机器。

    Caba1a测评打分:3.5/5。

  • FUJIFILM XF1

    因为要有上海车展了,日本中心的朋友赶在周五去之前,购入一台相机。

    预算为2500元人民币,要求是小巧一点,中年人也能用。然后我就推荐了佳能S110,奥林巴斯XZ-10和富士XF1。由于XZ-10中国还没有上市,S110太普通,最后就选择了外形亮骚,参数不错的富士XF1。

    image

    先说一下关键数据:

    12MP 2/3寸EXR-CMOS感光元件(8.8×6.6mm)

    25-100mm等效 F1.8-4.9镜头,号称4档光学防抖

    image

    来自DxOMark的客观测试得分如下:

    从大小上来说,对比普通卡片机XF1似乎还是有一些画质优势的,毕竟是打底+好镜头。富士官方说,6组7片的镜头有4片非球面镜片和3片超低色散镜片,3cm微距能力,全玻璃镜片双面使用高透光率EBC镀膜。

    image

    由于之前富士出品了X100,X10这两台令人耳目一新的非可换镜头相机,其中X100有幸摸过,X10有朋友说非常顺手。这次的XF1可以说是将X10更进一步小型化的二代机型,所以有更多的期待。

    image

    第一次摸到富士XF1的时候,并没有过度的新鲜感,毕竟是卡片机,机身操控设计也只能这样。按钮食欲行程小、硬而小的类型,前部抓握稳定度也不好,皮质的外包只是为外形加分,本身很滑。然后这块3.0寸显示屏鲜艳度、亮度不错,但是分辨率略差,在上面预览拍摄画面总有一种不能知道对焦是否踏实的感觉。而且拍摄时有明显的fps不足,图像卡顿明显,感觉像是运算能力不足。

    image

    再说说机身细节,买点之一的开机、变焦环于面部伸出,关机状态下突起1cm不到一点。开机时先拉出镜头,露出Standby字样,再扭到代焦段的区间就能工作,段落手感清晰,感觉是弹簧卡子的结构,缺点是从长焦端扭回最广角的25mm端时,容易过头进入Standby关机。而且这个经常扭动的机构不知道防尘能力如何。

    image

    机身有一个明显的不爽点就是机底的电池、SD卡仓开口有明显的松动,平时手指勾到的时候会有一种不踏实感。而且该仓门的开关不是弹性的,就是要关上后按住自己用手推才能锁止,这个很不科学。电池是小小的1000毫安时,理论上可以拍摄300张。

    image

    然后趁着中午出去吃饭的机会,在校园内随意拍摄了一些样张,试了各种环境下的表现。均使用A档,基本都使用最大光圈,JpegFine,自动ISO上限1600,标准色彩,自动白平衡。后期LightRoom修图。(非原图,改动较大,尽可能展现最好的表现)

    image

    大逆光,+2档拍的,对焦很吃力,纹理表达一般,景深一般。

    image

    中长焦端表现,锐度表现良好。

    image

    较广角的表现,景深尚可,色彩较正。

    image

    ISO1600的长焦表现。

    image

    最广角端,收到f3.2,ISO200的表现,应该是最佳画质的展现了。但是四周的画质从离开中心1/2时就明显的劣化了。属于成像松散型的光学问题。

    image

    最广角端,依然f3.2,自动ISO变成了奇怪的400,快门1/600时…

    image

    逆光树叶,紫边不少,动态范围一般。

    image

    这一个场景对焦三次均失败,由于屏幕看不清,所以当时以为已经对到了。XF1对焦不成功也能拍摄,只是成功时对焦款变绿,失败时出现红色感叹号。

    image

    最广角端畸变测试,自动ISO又变成了125。曝光时间1/30。

    image

    最长焦端的的最近对焦拍摄。

    image

    微距模式(只能在最广角端下使用)下的同一朵花。并没有用到微距极限。

    image

    微距模式的极限,小小的鸢尾。基本已经要碰到最前镜片了。但是放大率也就一般。

    image

    摩尔纹测试,XF1有低通滤镜的,摩尔纹控制良好。

    image

    射灯测眩光,非常诡异的光斑,应该是镜片组之间的多次反射造成。

    总结:

    经过一个简短的使用,对XF1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觉得富士的菜单界面不是很能上手,设置比较不符合主流的风格。然后机能性不是很好,取景画面卡顿,对焦比较快但是不确定性很强,镜头逆光下对焦容易失常,且很容易跑焦的情况下还显示绿框提示对焦成功。自动ISO也很奇怪,快门很快时还不选择最低ISO。机身做工一般,高级感不强。

    成像画质方面,对纹理的表达没有想象中的好,块状数码斑明显。在今日阴层次的表达也一般,动态范围也很一般。天这样的环境下,对收了光圈之后,除去中央画质明显外,四周结像松散,但总体来说对色散的控制还不错,紫边红边不明显(可能是Jpeg机内矫正过),畸变也可以接受(可能是是Jpeg机内矫正过)。ISO表现方面,1600是使用极限了,800及以下还行。

    在试用之后,总体对富士XF1好感度一般,Caba1a测评打分:2/5。

  • 浦东一日游

    罗老师买了新房子,于是就去她的新房子帮忙量房子、做图纸。

    很来还准备大干一场的,由于她也请了专业的设计师来看房子,直接就翻拍了设计师的图纸了事….真是够懒的。

    image

    不管怎么样,有了个时机,可以去浦东一次。

    人家设计师的字体还真是潦草,识别了很久才成功凑出数据….

    image

    然后依然使用SketchUp制作房间三维图,设计师使用激光测距仪一个个数据精确到1cm的,我就估算每堵墙都是20cm了啊….

    重点是,完事之后罗老师请我们去吃晚饭啦!地点选在科技馆对岸、迎宾桥附近的寿喜锅店。

    image

    浦东的建筑物还真是现代啊,不愧是新开发区。

    上一次来这里还是因为骑众组织了一个环浦东的骑行寻宝活动,在这里还第一次骑了百利KHS F20R改装版。

    image

    河对岸的樱花树开的正好,我们中心门口那几株鸠山先生种的不会是山寨的吧….

    image

    美丽的樱花树与现代化的建筑,迎来春天,PM2.5的AQI低于100的天气也越来越多起来了,享受人生的时节!

  • 春季,同济樱花

    每年春天因为这些那些的原因都会去同济大学看樱花。

    作为一年春天的开始,再好不过了。

    image

     同济的大学生们还是很高级的,在做着测量测绘的课程设计吧。

    image

    同济的绿化就算是来自号称绿化覆盖面积数一数二的上理的我也是很喜欢的,特别的是有很多树洞….

    image

    喜欢有山有水,特别是有水的地方,一下子环境就变得让人喜欢起来。同济大学的校园内就有一条小型河流穿校而过。

    image

    小河一边是水杉树,另一侧是杨柳,明确的得到春天来临的信息。

    image

    水杉小道,这张照片用了垂直梯度矫正,否则是没有树是竖直的感觉的。

    image

    喜欢树枝在天空中这样化开的感觉。

    image

    小河的另一侧,这里有小铁桥、杨柳枝。快接近樱花大道了。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以上都是樱花大道的照片,当天的天气情况是阴天,气温10度左右,微风。由于樱花还没有到飘落的时候,然后天空都是纯灰色的,就都是这般的表达,看到Rees在晴天去同济拍的照片,如果有蓝天做背景相信会更漂亮。

    image

    为了晚上再去赏夜樱,所以就去找晚饭吃了。最后选了高中时代的“上海第一小笼包”——“又一村”,8元6只,一笼12只,太好吃了!因为馅非常香甜多汁的原因吧。旁边的大肠粉丝汤、牛肉汤就是一般水平。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以上是夜樱部分,真的是和大白天完全不一样的感觉,得益于大道一侧的明亮的网球场,南侧靠球场的樱花被照亮的格外美丽。

    如果赏樱能配上铺在树下的毯子、吃吃东西、喝喝小酒、看着樱花飘落在肩头,从白天聊天到晚上。这将是多美好的一天啊。值得再有这么一天送给这个上海久违的春天,终于离开了寒风刺骨的冬季。

  • 云南之行2013

    借日本中心前去云南贫困山区捐献衣服、文具、球类等做爱心活动的机会,我有机会第二次前去云南。上一次的经历还真是令人难忘,能在冯家居住下来将近一个月。当然这次都去到云南了,还是想回去看一看家里的人。

    image

    说到这次的器材,很简单:

    OLYMPUS OM-D E-M5

    PANASONIC LUMIX G 14mm/F2.5 ASPH. 饼干头

    活动期间我主要担当的任务是视频拍摄,所以有FOTGA Fader ND常年挂头。

    image

    Fader ND就是两篇偏振镜片组成的可调浓度NDF,对复杂拍摄环境应用性好,但是缺点也是伴随的,比如眩光鬼影增多,部分透过玻璃的拍摄出现彩虹纹等。

    好了,接下来开始上图并配以解说:

    image

    去的MU2985是从无锡硕放机场起飞、重庆转机的奇葩航班。但坐在机翼上的位置的我还是拍到了美丽的彩霞。

    image

    首先肯定是正事,一路上得到了很多好心人的帮助,包括卖这个球的淘宝卖家,听到我们是做慈善,就自己也捐了很多球。

    image

    去第一个支助点:云阳县黄茅岭乡,哪里离云阳梯田很近,冬季传说是看梯田最佳的时间段,因为有水。而且日出、日落的时间是最美的。这是在老虎嘴拍的梯田。这里是日落观测最佳点。当然我们是去干正事的,就没时间好好等到傍晚了。

    image

    然后就到达了不折不扣的春城——昆明。这里白天25度,太适合过寒假了。在翠屏路步行街上还有大声叫着“共匪必垮”的可爱的人。

    image

    赶路是这次旅程前段的主题,也领教了云南奇特的气候。之前一次是夏季来的,这次的冬季之行让我更爱上了这片土地。纯净的蓝天也是上海没有的,在这里呼吸着真是一种享受。

    image

    昆明的公交车大都是一元(当地人都用纸币,没有硬币的),车厢都是上海上个世纪风格,非常的复古。我么一群上海孩子在车上玩得很开心。然后回去当天就高烧38度了,还好有同行的朋友照顾,瞬间恢复了!

    image

    冬季去到昆明另一个惊艳之处就是北方来的候鸟,这些海鸥聚集在翠湖、滇池,来这里享受暖和的冬天。

    image

    云南大学属于昆明几个必去的点之一吧,粉刷一新的校门,里面的教学楼却是设施老旧。不过总算是又来了一次。然后顺便又去了西南联大,传说很有历史的地方(并没有)。

    image

    由于时差的问题,云南的太阳8点升起,7点落下,这里日月同升夜生活的时间定义也略有不同。这是在一二一路的天桥上。

    image

    离开昆明之后就是私人的旅途时间了。14个小时的卧铺大巴,各种盘山公路。这是跨过南汀河的新二级公路。(南汀河就是后段中缅边境的清水河)

    image

    黄金口岸,傣乡孟定。由于通了新公路,加之边境贸易的繁忙,这里可能要在几年内取代耿马,变成耿马县的县政府所在。的确是一片繁华的景象。传说这条河是从勐简老厂河取水,泼水节的时候很热闹(泼水节一般在四月中旬)。

    image

    在孟定的特大菜市场,这里有各种当地的热带瓜果,很多都没见过。在三妹的介绍下,知道了不少。这里有戴着“I love SH”帽子的商人。

    image

    一直在想,是不是在边境GFW会鞭长莫及,但明显这是不可能的,似乎网络条件还更恶劣一点。ping了一把Google,果断悲剧了。这里的人民都在使用QQ,有智能机的都有微信。大腾讯威武!

    image

    在勐简的家,在这里真的很令人讨厌!因为一切都那么好:风景、水、空气、人….却不能一直留在这里,唉。这里一副安详的景象,人在这里生活会失去一切欲望。

    image

    去到勐简的第二天正是这里的“街天”。就是赶集的日子,每五天一次,对我来说很难记住,当地人似乎不会忘记。大锅小锅得冒着烟的景象真是棒极了!

    image

    带着NEXUS 7做GPS记录仪,就出门了,一个下午走到了遥远的村子,这里都是弹石路。摩托车是年轻人的最佳选择。

    image

    山坡上的景色就完全不一样了,上次来还都是水稻梯田的村庄,现在都因为香蕉经济效益好(似乎也省力)就都改种了香蕉树。

    image

    然后发现了世外桃源,不知名的作物,当时的我已经到了迷路的边缘了,突然这柳暗花明的一番真是令人陶醉。小清新风出现了。

    image

    真正出现转机的是我终于走到了路和老厂河的交叉点。这里水漫过公路了,一边有独木桥何以跨过去。运甘蔗的车等着去糖厂,司机在一边洗脸休息。

    image

    回家的路有了定论,就是沿着这水渠走会电厂就好,这水渠就是从河里引导水去水力发电站的。

    image

    半山腰寨子里的大户人家正好在办喜事,路边停满了各式摩托车,目测30辆有余。喜事要杀猪、聚餐之类的,传说礼金的话路人30,好友50….

    image

    不难想象,在这里要拍出好的星空不是难事。但是勐简乡位于落差千米以上的山谷之中,所以经常薄雾缠绕,能见度没有想象中高。但拍到点满天星还是好无压力。

    image

    在第二个街天的上午,我离开了勐简,要回昆明,又要去孟定乘车,时间略有余,就去拍了点当地佛寺。勐简乡的佛寺说是不能拍照的,怕把佛祖带走。但这里我问了小和尚后说没事的。

    image

    佛寺内的小和尚,一个人大早就来这里面念经了,经文是傣语的,然后我尝试用我的渣渣傣语和他交流,失败。

    image

    回上海之前,在昆明有半天的自由时间,跟着地图,把市中心带的主要景点都看了一遍。昆明的官味还是挺大的,毕竟是云南省的首府。到处武警车很嚣张,政府前还不让拍照什么的。

    image

    但市井里面还是充满着生活的气息,昆明人是很懂的享受生活的一群人,满街都是高级山地车就能证明吧。这里的小杂货书店。享受这里的阳光真的很舒服。

    image

    最后要离开云南了,春运期间回上海的机票还是便宜的,530全包了,不过是春秋,下次尽量不乘春秋了。昆明的新机场,长水,原来巫家坝里市中心很近,这次像浦东机场一样搬出城了,交通不便,其余感觉还算不错。很现代化的机场一个。

    总结本次旅行的话,真的很爱云南的气候,再要去的话看点就是傣族泼水节,所以能有四月的时间去的话就是完美了。另外,选择山地车作为50公里内交通工具将会是很享受的事情。所以能托运去昆明的话,那将是不错的安排。还有就是云南人,非常的善良朴实,没有野心和过度欲望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