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季,同济樱花

    每年春天因为这些那些的原因都会去同济大学看樱花。

    作为一年春天的开始,再好不过了。

    image

     同济的大学生们还是很高级的,在做着测量测绘的课程设计吧。

    image

    同济的绿化就算是来自号称绿化覆盖面积数一数二的上理的我也是很喜欢的,特别的是有很多树洞….

    image

    喜欢有山有水,特别是有水的地方,一下子环境就变得让人喜欢起来。同济大学的校园内就有一条小型河流穿校而过。

    image

    小河一边是水杉树,另一侧是杨柳,明确的得到春天来临的信息。

    image

    水杉小道,这张照片用了垂直梯度矫正,否则是没有树是竖直的感觉的。

    image

    喜欢树枝在天空中这样化开的感觉。

    image

    小河的另一侧,这里有小铁桥、杨柳枝。快接近樱花大道了。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以上都是樱花大道的照片,当天的天气情况是阴天,气温10度左右,微风。由于樱花还没有到飘落的时候,然后天空都是纯灰色的,就都是这般的表达,看到Rees在晴天去同济拍的照片,如果有蓝天做背景相信会更漂亮。

    image

    为了晚上再去赏夜樱,所以就去找晚饭吃了。最后选了高中时代的“上海第一小笼包”——“又一村”,8元6只,一笼12只,太好吃了!因为馅非常香甜多汁的原因吧。旁边的大肠粉丝汤、牛肉汤就是一般水平。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以上是夜樱部分,真的是和大白天完全不一样的感觉,得益于大道一侧的明亮的网球场,南侧靠球场的樱花被照亮的格外美丽。

    如果赏樱能配上铺在树下的毯子、吃吃东西、喝喝小酒、看着樱花飘落在肩头,从白天聊天到晚上。这将是多美好的一天啊。值得再有这么一天送给这个上海久违的春天,终于离开了寒风刺骨的冬季。

  • 云南之行2013

    借日本中心前去云南贫困山区捐献衣服、文具、球类等做爱心活动的机会,我有机会第二次前去云南。上一次的经历还真是令人难忘,能在冯家居住下来将近一个月。当然这次都去到云南了,还是想回去看一看家里的人。

    image

    说到这次的器材,很简单:

    OLYMPUS OM-D E-M5

    PANASONIC LUMIX G 14mm/F2.5 ASPH. 饼干头

    活动期间我主要担当的任务是视频拍摄,所以有FOTGA Fader ND常年挂头。

    image

    Fader ND就是两篇偏振镜片组成的可调浓度NDF,对复杂拍摄环境应用性好,但是缺点也是伴随的,比如眩光鬼影增多,部分透过玻璃的拍摄出现彩虹纹等。

    好了,接下来开始上图并配以解说:

    image

    去的MU2985是从无锡硕放机场起飞、重庆转机的奇葩航班。但坐在机翼上的位置的我还是拍到了美丽的彩霞。

    image

    首先肯定是正事,一路上得到了很多好心人的帮助,包括卖这个球的淘宝卖家,听到我们是做慈善,就自己也捐了很多球。

    image

    去第一个支助点:云阳县黄茅岭乡,哪里离云阳梯田很近,冬季传说是看梯田最佳的时间段,因为有水。而且日出、日落的时间是最美的。这是在老虎嘴拍的梯田。这里是日落观测最佳点。当然我们是去干正事的,就没时间好好等到傍晚了。

    image

    然后就到达了不折不扣的春城——昆明。这里白天25度,太适合过寒假了。在翠屏路步行街上还有大声叫着“共匪必垮”的可爱的人。

    image

    赶路是这次旅程前段的主题,也领教了云南奇特的气候。之前一次是夏季来的,这次的冬季之行让我更爱上了这片土地。纯净的蓝天也是上海没有的,在这里呼吸着真是一种享受。

    image

    昆明的公交车大都是一元(当地人都用纸币,没有硬币的),车厢都是上海上个世纪风格,非常的复古。我么一群上海孩子在车上玩得很开心。然后回去当天就高烧38度了,还好有同行的朋友照顾,瞬间恢复了!

    image

    冬季去到昆明另一个惊艳之处就是北方来的候鸟,这些海鸥聚集在翠湖、滇池,来这里享受暖和的冬天。

    image

    云南大学属于昆明几个必去的点之一吧,粉刷一新的校门,里面的教学楼却是设施老旧。不过总算是又来了一次。然后顺便又去了西南联大,传说很有历史的地方(并没有)。

    image

    由于时差的问题,云南的太阳8点升起,7点落下,这里日月同升夜生活的时间定义也略有不同。这是在一二一路的天桥上。

    image

    离开昆明之后就是私人的旅途时间了。14个小时的卧铺大巴,各种盘山公路。这是跨过南汀河的新二级公路。(南汀河就是后段中缅边境的清水河)

    image

    黄金口岸,傣乡孟定。由于通了新公路,加之边境贸易的繁忙,这里可能要在几年内取代耿马,变成耿马县的县政府所在。的确是一片繁华的景象。传说这条河是从勐简老厂河取水,泼水节的时候很热闹(泼水节一般在四月中旬)。

    image

    在孟定的特大菜市场,这里有各种当地的热带瓜果,很多都没见过。在三妹的介绍下,知道了不少。这里有戴着“I love SH”帽子的商人。

    image

    一直在想,是不是在边境GFW会鞭长莫及,但明显这是不可能的,似乎网络条件还更恶劣一点。ping了一把Google,果断悲剧了。这里的人民都在使用QQ,有智能机的都有微信。大腾讯威武!

    image

    在勐简的家,在这里真的很令人讨厌!因为一切都那么好:风景、水、空气、人….却不能一直留在这里,唉。这里一副安详的景象,人在这里生活会失去一切欲望。

    image

    去到勐简的第二天正是这里的“街天”。就是赶集的日子,每五天一次,对我来说很难记住,当地人似乎不会忘记。大锅小锅得冒着烟的景象真是棒极了!

    image

    带着NEXUS 7做GPS记录仪,就出门了,一个下午走到了遥远的村子,这里都是弹石路。摩托车是年轻人的最佳选择。

    image

    山坡上的景色就完全不一样了,上次来还都是水稻梯田的村庄,现在都因为香蕉经济效益好(似乎也省力)就都改种了香蕉树。

    image

    然后发现了世外桃源,不知名的作物,当时的我已经到了迷路的边缘了,突然这柳暗花明的一番真是令人陶醉。小清新风出现了。

    image

    真正出现转机的是我终于走到了路和老厂河的交叉点。这里水漫过公路了,一边有独木桥何以跨过去。运甘蔗的车等着去糖厂,司机在一边洗脸休息。

    image

    回家的路有了定论,就是沿着这水渠走会电厂就好,这水渠就是从河里引导水去水力发电站的。

    image

    半山腰寨子里的大户人家正好在办喜事,路边停满了各式摩托车,目测30辆有余。喜事要杀猪、聚餐之类的,传说礼金的话路人30,好友50….

    image

    不难想象,在这里要拍出好的星空不是难事。但是勐简乡位于落差千米以上的山谷之中,所以经常薄雾缠绕,能见度没有想象中高。但拍到点满天星还是好无压力。

    image

    在第二个街天的上午,我离开了勐简,要回昆明,又要去孟定乘车,时间略有余,就去拍了点当地佛寺。勐简乡的佛寺说是不能拍照的,怕把佛祖带走。但这里我问了小和尚后说没事的。

    image

    佛寺内的小和尚,一个人大早就来这里面念经了,经文是傣语的,然后我尝试用我的渣渣傣语和他交流,失败。

    image

    回上海之前,在昆明有半天的自由时间,跟着地图,把市中心带的主要景点都看了一遍。昆明的官味还是挺大的,毕竟是云南省的首府。到处武警车很嚣张,政府前还不让拍照什么的。

    image

    但市井里面还是充满着生活的气息,昆明人是很懂的享受生活的一群人,满街都是高级山地车就能证明吧。这里的小杂货书店。享受这里的阳光真的很舒服。

    image

    最后要离开云南了,春运期间回上海的机票还是便宜的,530全包了,不过是春秋,下次尽量不乘春秋了。昆明的新机场,长水,原来巫家坝里市中心很近,这次像浦东机场一样搬出城了,交通不便,其余感觉还算不错。很现代化的机场一个。

    总结本次旅行的话,真的很爱云南的气候,再要去的话看点就是傣族泼水节,所以能有四月的时间去的话就是完美了。另外,选择山地车作为50公里内交通工具将会是很享受的事情。所以能托运去昆明的话,那将是不错的安排。还有就是云南人,非常的善良朴实,没有野心和过度欲望的人们。

  • Huang Shan (Yellow Mountain)

    在购得了OLYMPUS OM-D E-M5之后,之给她配了一颗松下的LUMIX G 14mm/F2.5 ASPH饼干镜头,说道原因,怀念着理光GR系列的28mm视角,自己是一个比较喜欢广角广纳的人,过分的特写非常少用到,偏爱着交代整个场景。所以另外一支很想要的M4/3镜头就是OLYMPUS的M.ZUIKO DIGITAL 9-18mm F4-5.6镜头,但是目前身在中国,超广角镜头拍不出纯粹唯美的场景,此事就日后再议吧。

    说回本次的黄山之旅,难得的家庭旅行,父母都请了假,在10月31日到11月3日,得以有4天3夜的时间去了安徽省爬黄山,最后一夜是去南京住下的,办了一些家庭内部事务。之前去过徽派的地方就是婺源,这次又经过了黄山市,依旧去到了室市内几乎唯一的旅游景点:老街。

    image

    正值秋季横扫黄山的季节,奇怪的是没有看到太多的红叶、银杏这样的季节性变色植物也不多见。

    image

    说到上黄山,一般都会落脚于汤口镇,这个小镇非常的漂亮,有一条从黄山流下来的小溪穿城而过。远处就能望见黄山的天都峰。

    image

    接下来连续的发一些登黄山图,我们的路线是:云谷寺索道-北海-清凉台-光明顶-慈光阁索道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本次照片由于特殊奇怪原因,发布的比较晚,总而言之本次旅行让我更了解了手中的OM-D E-M5与松下14mm饼干直接的搭配。但在黄山之行中没有用到本机的视频拍摄功能,期待在以后的机会中使用到。

  • OLYMPUS OM-D E-M5 START!!!

    2010年10月,借天酱去日本酱油团之际,代购了奥林巴斯目前最强M43机OM-D E-M5。

    拿从今天开始,她也将成为我的最主力机型,希望她能成为一台随时留在身边,在最重要时刻能掏出来的决定性的相机。

    说到此机的最大特色,就是采用了索尼供给的感光元件(传言),五轴防抖,合金防水机身。

    暂时只为其配了一个松下LUMIX 14mm F2.5的饼干,

    视角上是我喜欢的理光GR的35mm胶片等效的28mm。

    今天是拿到的第一个白天,各种丰富的拍摄环境,来一试OM-D E-M5的能耐。

    今天全程都用RAW拍摄了,回家用Adobe Lightroom复制为DNG,再制作,PS略修饰。

    (关于RAW转DNG的确剩了不少磁盘空间,但对于RAW的破坏有待考察研究….)

    工作的中心旁的雏菊(推测名),花瓣的亮黄色在减曝光后细节十足。

    略搞光比的试验,叶子的纹理、天空为背景的水杉树枝的表达。(对焦与最前的一株)

    三米人像,比较喜欢的28MM竖拍。

    与蒋先生的对拍,对面是三星 GALAXY NOT II,景深这种时候才有一点….

    劳动的人们,原图欠曝一档拉回来的图。

    大宁商业圈前,夜景有五轴防抖,很安心。

    提一句,E-M5的快门速度还是略保守的:很多时候自动ISO达到我设置的上限1600,快门还有1/125s。而且这个倾向似乎不能调整。

    橱窗内的展出服。前面的贴纸略有虚化效果。

    很不像上海的街道。

    去看了上海马戏城的ERA时空之旅杂技表演,场内禁止拍照摄像的,但是靠超安静的快门,还是偷了一张。这张为ISO6400,下部出现了莫名大条横条纹,不知道是不是常态问题….

    地铁车站内的日光灯色调。对E-M5的白平衡表现整体很满意。

    经过短短的使用后,一切完美的情况之后,还是有一些问题的:

    后滚轮比较靠内,用大拇指拨动会受到屏幕上缘、眼镜框的干扰。

    夜间自动对焦成功率非常低,在暗夜马路此类情况中尤为明显。

  • Ricoh GR1

    2011年4月25日,我得到了这台理光GR1胶卷相机。
    时刻关心着她、观望着她也有至少半年的时间了,为什么她会是那么迷人呢?

    image

    “给国内印刷最好的时尚类杂志做封面和跨页印刷是没有问题的。”一篇放毒的文章如是评价这颗GR镜头。
    “1. 注意体积啊,117mm x 61mm x 26.5mm,180克。这是什么概念?基本上厚度就是一个胶卷的厚度,大小就是一个现在卡片DC的大小,重量跟手机接近……
    2. 快门声音啊。我时常怀疑这台GR1的快门有没有释放……只有听到过片马达的声音后才确定,确实是拍了…..其实,这很痛苦。
    3. 旁轴的取景器,坦白的讲由于物理上的缺陷,旁轴的取景器肯定没有所见即所得的单反来的方便。事实证明哪怕是配有视野调整线的GR1也是如此。
    4. 测光,GR1是一台自动相机,测光是中央重点测光+平均测光。据说基本上白天都是平均测光,事实证明配合上个人经验它的测光还是蛮准的,再加上照片的宽容度基本上可以放心使用。
    5. GR1有P 程序自动曝光、光圈优先曝光、还有曝光补偿。这些功能都可以通过滚轮方便的调整,非常方便!
    6. 手感,无敌了,怎么说呢?盈盈一握,柔软又舒适……汗……
    7. 自动对焦……很非主流。白天一般没有问题。”
    以上,网上关于GR1更多是表扬吧,虽然可能有点过分神话,但我相信这台相机不会让人太失望的。
    image

    其实,我还不止一次差点得到她,每次经过星光都会探头找找看她。
    这次找到的卖家以1200RMB把她交给了我,还算是一个十分合适的价格。
    既然在此写博客了,就以卷的单位来用照片说我的故事,顺便评价一下各种胶卷的特色。
    image

    我不是数码,我不是变焦,我不是单反,我也不是一般的傻瓜机。我是GR1。